您当前的位置:理论政策

新时期统战文化建设要深入基层

发布时间:2012-9-5 15:42:52
   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、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。加强文化建设,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,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的资源优势,求同存异的思想基础,领域广泛的多元文化底蕴,其价值取向、社会功能以及制度安排、工作方式等,能为文化建设提供独特的贡献,发挥重要的作用。十七届六中全会为统战工作如何服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,笔者以为统战文化建设应该深入基层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。

一、统战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 

统战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第一、统战文化的灵魂是共同理想信念,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在此旗帜下,实现多党合作、民族团结宗教和睦、阶层互助、海内外同胞归心的大统战格局。这种格局可以由“五星红旗”的图案来解读,也可以通过和谐同心圆来诠释。

第二、统战文化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,这就是“和”的理念。和谐统战文化,表现为“同中存异、异中求同,和衷共济、和而不同”。没有同,就构不成统一战线,也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;没有异,就不需要统一战线,也就没有和谐社会的追求。和谐价值取向是所有统一战线成员共同遵守、共同推动、共同享有的行为准则。

第三、统战文化的根基是中华传统文化。在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,传承了许多和谐思想,奠定了统战文化的历史基础。如孔子提出的“和为贵”、“君子和而不同”,孟子提出的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、海纳百川的特点。统战文化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:一是“和合”的理念,追求和谐与合作;二是“中庸”的理念,不偏不倚居其中,把握合适的度,工作中准确定位、选好角度、恰到好处;三是“大一统”的理念,强调在中央集权体制下,多民族共存、多文化融合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即所谓的“四海一家”,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就是“协和万邦”、“和谐世界”。

第四、统战文化的形式是和而不同,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。统一战线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风景线,追求大团结、大联合的统一战线,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,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,需要协调关系、理顺情绪、化解矛盾、增进和谐。我们既要承认多元的社会存在,尊重多样性、差异性;我们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旗帜,追求统一性、互补性。

    统战文化在各统战领域表现不同,建设的重点也不同。统一战线中存在五大关系:即政党关系、民族关系、宗教关系、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。统战文化建设在这五大领域的重点分别是:多党合作文化。民族团结文化。宗教和睦文化。阶层互助文化。海内外同胞联谊文化。

二、统战文化只有深入基层,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

1、拓展阵地,实现广泛性。

    建设统战文化需要先进性。若没有先进性,就没有感召力、引导力,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并不断提升“大统战”的思想观念。除了要有先进性要求外,同样也需要有广泛性要求。没有广泛性,就难以贴近生活、切合实际,也就不可能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。加强阵地建设作为统战文化实现广泛性的重要途径,其拓展对象为村落、社区、楼群、家庭等,这些阵地绝大多数都处于基层,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统战文化的繁荣还是衰败。因此,统战文化绝不能“高高在上”,必须深入基层,扎根基层,以“进村落、进社区、进楼群、进家庭”等方式,不断拓展阵地,不断夯实基础,不断扩大覆盖面,从而以点及面、以面带片整体推进,最大程度地实现统战文化的广泛性,使统战文化的开展有生机、有提高、有后劲。

2、扩大影响,实现渗透性。

    建设统战文化,必须着眼于实践,着眼于应用,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统战文化的创新与发展。实践统战文化的广阔天地就在基层,因此,统战文化必须“沉”到基层,深入基层,与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事物、感兴趣的活动结合起来,积极开展以“和”为核心内容的群众性统战文化活动,才不致于“曲高和寡”,才能使统战文化的先进理念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千家万户中,才能在基层单位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口口相传中,不断加深印象、扩大影响。

3、抓出特色,实现创新性。

    文化的开展不是千篇一律的,新时期统战文化工作形式更要从群众生产、生活、思想实际出发,改变文化工作单纯搞文娱活动的模式,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、受群众欢迎的新方法,从而不断提高统战文化的凝聚力、吸引力和影响力。而这些,都离不开统战文化的深入基层。唯有深入基层,才能了解民意,知道什么才是群众最想要的;才能贴近实际,知道什么才是群众最合适的;才能创新方式,知道什么才是群众最欢迎的;才能抓出特色,知道怎样才能因地制宜“土法”取乐。因此,越是深入基层,就越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文化建设,就越能发现新人才、挖掘新亮点、创造新方法、开创新局面,使统战文化形式活泼、新意迭出、效果显著,便于群众参与,深受群众喜爱。

4、形成合力,实现长效性。

    统战文化建设的开展,为大统战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,是统战工作的一大“法宝”,在凝聚人心、提高素质、引导行为、协调关系、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但统战文化工作若得不到广大基层单位及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,就难免会显得“势单力薄”,且无法纵深发展。因此,统战文化唯有拓点扩面,延伸到基层,深入到基层,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,借助其聪明才智和参与热情,方能形成合力,蓬勃而又持久地开展,并取得切实而长久的效果。

三、统战文化深入基层的有效方法

1、把握一个重点。即要坚持以乡镇和社区为重点。这是统战文化深入基层的根本方向和重点所在,也是根据新时期城乡社会结构、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当前统战文化工作现实状况作出的战略选择。乡镇作为统战文化深入基层的最广泛的文化阵地、最鲜活的文化源头,以乡镇为重点,完善基础设施,健全组织机构,开展各类活动,是加强统战文化基层建设,最终实现统战文化“进村入户”、不断深化的关键。社区不仅是绝大多数城市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基本场所,也是参与政治、享受文化教育、进行娱乐健身等活动的重要场所,越来越集中地反映了城市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。因此,要使统战文化建设落到实处,深入基层,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,就必须随着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,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统战文化基层工作的重点。只有牢牢把握了乡镇和社区这一工作重点,统战文化建设才能在基层夯实基础、扩大覆盖面、取得好效果。

2、建设一支队伍。统战文化工作开展得是否有声有色、是否卓有成效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能力。因此,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精干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的统战文化基层工作队伍就显得很有必要。针对目前统战文化工作人员兼职多、结构不合理、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和专业人才缺乏等状况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,积极引进政治和业务素质较好的人才到乡镇(街道)、社区等基层文化工作岗位,打造出一支“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得成事”的好队伍。

3、完善一套机制。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,是统战文化深入基层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。因此,必须着眼于引导和教育,着重于创新和发展,着力于探索规律和建立完善领导机制、考核机制、激励机制和联动机制等一整套机制,从而保证统战文化能够在基层深入、持久、健康地开展。

4、打造一批精品。“精品”的典范效应,能够极大地推动统战文化扎根于基层、活跃于基层。为此,要积极开展“统战文化示范户”、“统战文化主题社区”、“统战文化特色镇(村)”等创建和评选活动,为统战文化“精品”的孕育提供“肥沃土壤”。同时,要积极开展各类统战文化活动,为统战文化“精品”的呈现搭建“精彩舞台”,同时,要鼓励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,以实践为源泉,以“三贴近”为原则,努力创作一批体现时代风貌、统战文化内涵并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统战文艺作品,并精益求精,打造精品,为统战文化基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

5、做好一个结合。建设和推广统战文化,既要上下联动、共同协作,不断扩大影响,更要统筹谋划、巧借外力,做好结合文章。在乡镇(街道),统战文化建设要与创建特色乡镇(街道)、文明乡镇(街道)等结合起来;在社区,统战文化建设要与创建文明社区、示范社区、和谐社区等结合起来,使统战文化融于社区建设,并渗透到居民生活之中,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;在方式上,统战文化建设可结合“文化下乡”、文艺演出、理论研讨及群众性文体活动等,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统战文化进基层。总之,统战文化建设在基层的实践中,一定要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环境建设、文化教育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中,做好结合文章,才能凝聚各方力量,取得更多实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