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中原姓氏

汉光武帝陵-原陵三奇

发布时间:2012-8-22 8:32:04
      原陵的奇特之处远不止陵墓的独特建构这么简单。光武帝陵南依邙山,北临黄河,近山傍水,菇蔚峭拔,陵区呈长方形,由祠庙、方丈院,陵园三部分组成。墓冢位于陵园正中,呈园形,土丘,家高20米,周长487米,园内现存古柏1500株。整个陵园郁郁苍苍,肃穆庄严。陵园侧有光武帝词一座,其左前方有宋代开宝六年(公元973年)新修后汉光武帝庙碑一块,碑文内容是歌颂光武帝由南阳起事,决昆阳之战、破邯郸之垒、定都洛阳等功业。在词殿前左右两侧,还竖有元、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石碑四通,分别记录了重修词庙和原陵沿革的史料,十分珍贵。陵前有一块穹碑,碑身镌刻“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”。其中“中兴世祖”四字尤为明亮。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:人离碑十步,双手平伸,闭目走去,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。殿前甬道两侧,原有巨柏28株,巍然挺立,排列整齐,各有名讳,象征辅佐刘秀打天下、定社程的云台28将,俗称二十八宿柏。关于这些松柏还有一个传说:据说,当初汉明帝把载有刘秀的尸体的棺材投放进黄河时,黄河突然改道,显出一座土丘,土丘周围忽然就生长起了密密麻麻的柏树。至于柏树有多少,没有人数过。后来,有位大将军路过此地,一心要知道柏树的数目。他就命令士兵用纸条贴树编码,当很快要贴完时,突然狂风大作,正在数柏树的士兵被刮得找不到北。同时失去了算术能力,等他们清醒后,树上的纸条已无影无踪。他们终究还是只记得有二十八棵特别粗大的柏树,就是象征那些称得上是开国功臣的“云台二十八将”。柏树之奇还不仅仅于此。诸多柏树中有两种分别叫“鸟鸣柏”和“苦恋柏”的是为柏中一绝。若在“鸟鸣柏”下拍手,林梢就会发出鸟叫声。这片柏树中的鸟叫声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?传说当年王莽撵刘秀的时候,这些小鸟救过刘秀的命,刘秀死后它们就陪伴刘秀在这陵园里住下来了。这些小鸟怎么会救刘秀的命呢?据说是刘秀刚起兵那阵儿,王莽还是兵强马壮,他要把刘秀一下子消来在萌芽状态,所以就率领大队人马拼命撵刘秀。当他从南阳撵到我们洛阳地界的时候,只见前边是一道山来一道沟,不远处有一条长满蒿草的山洼,山洼里一股清油油的泉水顺沟而出,却不见了刘秀的踪影。刘秀是上山了,还是藏沟里?其实,这时候刘秀的白龙马也累死了,他只身一人跑上山梁,正沿山坡狂奔哩。这时候有人报告王莽,说刘秀翻过山脊向前逃跑了。王莽正要下令翻山追赶,却是一群小鸟飞过来围着王莽的马头鸣叫:"泥沟里!泥沟里!"王莽篡位后一直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,这时候听见鸟叫就认为是上天在帮助他,马上指挥部队向山沟里扑过去。搜了大半天不见刘秀的影子,正要收兵,却见那群小鸟又在前边的沟里叫起来,"里沟里!里沟里!"王莽把人马从沟里拉出来,沿着山脊追赶的时候,刘秀早已跑远了。后来,刘秀当了皇帝,这群鸟就飞进了皇宫里,刘秀把它们养在后花园里。刘秀死后,伴随刘秀来到这里。所以,您只要对它们鼓掌,它们就会报以"啾啾"的回应声。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“苦恋柏”。“苦恋柏”本是自然形成的奇观,一株古柏的树干中,长出了一棵苦楝树。于是,又有了传说:刘秀和他的皇后阴丽华苦苦相恋,最终长相厮守。阴丽华是南阳新野人,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,年轻的刘秀对她一见钟情,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:“仕宦当做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。”后来刘秀果然赢得美人芳心,但由于战争,两人天各一方,苦苦思念。刘秀当了皇帝、定都洛阳后,派人把阴丽华接来,长相厮守,共度终生,死后合葬在这里。于是,“苦恋柏”又成“千年等一回”的“千古绝恋”。

   原陵的另一奇被称为孟津县的“八景”之一,即“汉陵晓烟”。据志书记载,每年在清明节前后,当天朗气清,霞蔚风息,晨曦初见之时,陵园内陡起紫气弥漫,状若轻烟,飘若浮云,自西向东,姗姗移动,逐渐使整个陵园被飘渺的云烟所笼罩。云烟之中,翠柏红墙,古碑墓家,野花芳草,若隐若现,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。当地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样的趣谈,哪年有此景观,便预兆农作物丰收。现在人们每到阳春三月,清明节将临之时,仍企盼紫烟,祈祷祥瑞。一位古代目睹此景的游者,曾题《汉陵晓烟》,诗云:“昆阳雷雨战犹酣,赤符魂归锁玉函,今日陵园回首处,看他烟树绿毵毵。”青山埋帝骨,大河系英魂。“汉陵晓烟”更增添了人们对光武帝的怀念与仰慕之情。

  原陵的另一奇景就是“汉皇仰卧”。每逢秋末叶落,当有人站在陵西300米处东望时,整个陵园看起来就像是仰卧的刘秀,头戴皇冠,身穿龙袍,头枕黄河,脚蹬北邙。此景中的刘秀身长240米,头部由陵北的古柏组成,高50米,脸部的凹凸部分分别由一些参差不齐的柏枝组成,五官和胡子清晰可见,微风吹动柏枝,刘秀的胡须就飘起来。冢上的柏林构成了刘秀的肚子,高60米。冢前甬道旁的两行苍柏恰似刘秀的两腿。汉阙山门外的柏树恰好是刘秀的两只脚。如果你站在陵西300米处,看到这一奇景,你一定会感叹帝王之威仪。